日常生活中,我們難免會有吃不完的剩飯菜。對于這些剩飯菜,再吃的時候,一般都會經過加熱后食用。 但是你知道嗎,有些食物不能二次加熱,最好還是趕緊扔掉!盲目節約并沒有任何好處,還有可能給身體埋下很多隱患!究竟哪些食物不能二次加熱呢?我們又應該如何處理剩飯菜呢? 這些食物最好不要二次加熱 一、菌類食物 盡量一次性吃完,吃不完扔掉。 提到菌類,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蘑菇,蘑菇經過高溫烹飪之后會產生大量的硝酸鹽,放在冰箱中低溫保存,第二天加熱后繼續吃的話,進入人體內的亞硝酸鹽含量會增加。經常吃第二次加熱后的蘑菇可能出現腹痛、腹瀉等癥狀,長期這樣吃會增加罹患消化系統腫瘤的概率,所以不建議蘑菇二次加熱后繼續吃, 二、海鮮食物 滋生細菌,產生毒素, 蝦、蟹、花甲等海鮮類食物不適宜二次加熱,沒吃完的海鮮如果放置太久,容易增加肝的解毒負擔,最好現做現吃。 三、菠菜 菠菜草酸含量高,需要焯水之后食用,再加上菠菜中還含有大量的硝酸鹽,如果二次加熱的話,菠菜會因為再次受熱轉化為亞硝酸鹽,從而對人體有害。 四、牛奶 不能反復加熱, 牛奶時間長了牛奶就會變質,從而滋生細菌,容易造成腹瀉。另外,反復加熱牛奶,會使牛奶中的蛋白質變性,導致營養的缺失。所以,正常的牛奶煮透了就給孩子喝,不要反復加熱,這樣可以達到補充營養的作用。 五、銀耳湯 現做現喝,不要隔夜。 因銀耳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,煮熟的銀耳湯,如果放置時間過久,硝酸鹽會分解還原成亞硝酸鹽。亞硝酸鹽會使血液里的血紅蛋白喪失攜帶氧氣的能力,從而破壞人體正常造血功能,影響健康。所以銀耳湯最好 六、溏心雞蛋 溏心雞蛋主要是指沒有煮熟的雞蛋,這樣煮出來的雞蛋無法徹底殺滅雞蛋中的沙門氏菌。如果再放置一晚,增加了細菌繁殖和產生毒素的機會。即使第二次煮熟了,也最好避免食用。 偶爾少量吃溏心雞蛋, 平時可能不會給人體健康帶來明顯的危害。但是如果存在過量食用或者是經常食用溏心雞蛋,可能會導致胃腸炎,出現等癥狀,嚴重時還可能會出現食物中毒。 全熟 雞蛋最好還是吃的,這樣才能將里面的細菌全部消滅。全熟的雞蛋在低溫、密封情況下儲藏,一般保存沒有問題。 如何正確對待家里的剩飯菜? 一、對待剩飯菜,處理態度要“嚴謹” 不得存放 2 小時以上,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“食品安全五要點”中第四點“保持食物的安全溫度”里明確建議:熟食在室溫下應該(最好在 5 ℃以下),剩飯菜加熱的次數不應該超過 1 次。 二、剩食物要聰明,最好“只剩肉不剩菜” 亞硝酸鹽, 相比肉類食品,蔬菜在存放的過程中會產生更多的而且還會有較大一部分營養流失(維生素 C 等)。綜合來看,建議大家“實在要剩, 不建議剩涼菜。 另外,涼菜一般不經過加熱,更容易滋生細菌等有害物質,就會誘發等食物中毒問題。 三、存放剩飯菜要“科學” 為了保證剩飯、剩菜的“衛生和安全”,建議避免對其進行“不必要的操作”。 減少筷子等器具對剩飯菜的翻動, (1)應用材質安全、靠譜的保鮮盒盛裝、存放剩飯菜,確保其密封性。 “冰箱低溫區域”, (2)剩飯菜在存放的過程中應放于盡早吃完,避免細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。 “分類包裝+存放”, (3)值得注意的是,剩飯菜需要避免出現交叉污染和串味。 四、剩飯菜在吃之前必須要“熱透” 加熱至 100 ℃, 雖然剩飯菜可以吃,但在吃之前一定要進行“完全加熱”。也就是說,應該將剩飯菜而且至少要保持 五、吃多少,熱多少,請勿“反復加熱” 能吃多少,每次就熱多少, 為了降低微生物的侵襲風險,避免發生食物中毒事件,對于剩飯和剩菜,都不建議反復多次加熱。剩下的食物繼續儲存于冰箱,并抓緊吃完。 |
【打印本頁】 |